9月16日上午,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以 “期待启蒙2.0”为主题,剖析了新技术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刻的影响,探讨了人类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冲击。我院及兄弟院校师生一起共享学术盛宴,报告由js3845金沙线路副院长张宏邦主持。
胡泳教授是研究中国互联网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,他译、著的《数字化生存》、《网络为王》、《众声喧哗: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》等作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。
机器崛兴,人类却沉睡了。
胡泳教授谈到,我们已步入人机共生的时代。如麦克卢汉所说“我们是通过后视镜来观察眼前的情况,我们是倒着走向未来。”历史会给我们借鉴,或许需要回溯过去五千年的技术爆炸,才能认识到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变革性影响。
数字化进程就像攀登,越走越高空气就会越稀薄,如果我们还没有感到缺氧,那只能说明我们离数字高峰还非常远。胡泳教授引用了“人类世”这一提法,人类前所未有地改造着地球,而自己制造的条件终将成为制约自己的条件。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,我们的思辨一定会指向这个层面:什么是人,什么是人性?
只要你是人,你就是受制于条件的存在。
“你既在此处,也在彼处,你既在场,又不在场。”胡泳教授认为,互联网有个很大的可能性就是“后人类”的诞生,VR、智能机器人、自动武器、基因编辑……人会加载上非人因素,技术改造了你的出身,延展了你的生命,但智能化一定会带来伦理问题:商业与隐私,政府与自由,话语与权益……互联网进入下一个大场,旧制度与数字大革命的冲突只会更加复杂和严峻。
挑战巨大,但有理由乐观。
胡泳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互联网的三次浪潮:第一次浪潮从1985年到1999年,解决了“连接”问题,平行建立了虚拟社会;第二次浪潮从2000年到2015年,搜索引擎、社交网络与电子商务齐头并进,改写了现代生活面貌;第三次浪潮“互联网+”,从消费互联网过渡到工业互联网,我们亲历的AI革命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。
当我们讨论技术的本质,关于什么是互联网的问题,新和旧的界限在哪,似乎从未被真正回答清楚过。互联网高速发展,必然会给伦理、社会、政治等带来方方面面的挑战。胡泳教授强调,我们迫切需要新的价值论和新的认识论,匹配新的道德伦理。
人类思想最初的源泉在那时诞生,贡献了超越时代的文明价值,丰富了人类存量。其中,伦理论证和移情的扩大是启蒙运动的基本内涵。他认为,人的大脑深具社交性,“移情”能够牵引文明,需要重新确立人道主义的根本理论,挑战市场、官僚、技术的主导思维。
最后,胡泳教授热切呼唤启蒙2.0。“新技术让我们攫取了神的权力,我们面临巨大诱惑,”他强调,“对世界保持开放性、拥抱技术的同时,还是要活在此世,不能往生于虚拟世界。” 重新规定科学、信息及知识的边界,引入政治哲学和伦理学进行规约,技术才能推动人类不断向前。
文字:张敏